试想,黑蛉那贪婪之口,接连吞噬了三四颗如同小型星辰般璀璨的大妖内丹,其气势虽能与某位高人比肩,却也只是勉强压其一筹,仿佛夜空中,一颗新星试图挑战最亮北辰,却总差那么一线光芒。
“前辈,那传说中的阳神之境,究竟是何等光景?”封白眼中闪烁着对未知的渴望,如同孩童初见彩虹。
行崖真人闻言,双眸中罕见地闪烁起一丝难以言喻的向往之光,仿佛穿透了岁月的迷雾,窥见了那超越凡尘的壮丽图景:“阳神,乃是我辈修道者梦寐以求的至高殿堂,是挣脱肉身与灵魂双重枷锁,遨游于无尽虚空,真正触及逍遥之境的钥匙。那是一种……即便是言语也无法完全描绘的浩瀚与自由。”
他的话语,如同古老传说中的秘辛,让人心驰神往。提及阳神,青城山那位被尊为五岳丈人的宁封真君,便成为了最生动的例证。
宁真君于山中闭关数百年,一朝顿悟,踏入那玄之又玄的阳神之境,肉身虽留人间,而神魂已超脱万物,自在逍遥。
每当山风拂过青城古木,似乎还能隐约听见他跨越时空的低语,讲述着那段超凡入圣的传奇。
然而,反观行崖真人自己,自年少时踏入道途,五十余载光阴匆匆,却仍困于第三境——观海境,仿佛一叶扁舟,在浩瀚的修行之海中徘徊,难以触及那遥不可及的彼岸。
对于他而言,金丹尚是奢望,更不用说那传说中的阳神之境了。这一刻,他眼中的一丝落寞,如同深秋落叶,不经意间被封白捕捉。但封白的心思却全然不在此,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。
修行之路于他而言,不过半年光景,却仿佛已窥见那璀璨金丹,乃至阳神之光的诱惑。他心中暗自发誓,定要以这半年为起点,书写属于自己的修行传奇。
“师叔祖!”就在这时,一道突如其来的恭敬之声打破了二人的沉思。
封白抬头望去,只见先前那位在门外引领自己的小道士,正满脸激动地朝行崖真人行礼。
这一声“师叔祖”,如同惊雷般在封白心中炸响,让他猛然意识到,这位看似平凡无奇的老道士,竟在道门中拥有如此尊崇的地位。
封白的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绪,既有震惊,也有敬佩。他从未想过,这一路上看似随意指点的老道士,竟是如此深藏不露的高人。
这一刻,他仿佛看到了修行之路的漫长与深邃,也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在这条路上勇往直前的决心。
在苍翠欲滴的青城山巅,云雾缭绕间,仿佛藏匿着世间未了的秘辛。封白的心,随着山间蜿蜒的小径,一步步攀升,直至站在那位传说中的行崖真人面前,空气都似乎凝固了几分。
行崖真人,一身古朴道袍随风轻扬,眉宇间透露出超凡脱俗的仙风道骨,仿佛是从古画中走出的人物。他轻启朱唇,声音温润如玉,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威严:“可有小施主所寻之人的消息?”这一句问话,如同山间清泉,不经意间拨动了封白心弦。
小道士,身着青衫,身姿挺拔,躬身行礼间透露出一股子少年特有的坚韧与谦逊:“回师叔祖,这位……信士所询之人,名唤封思北,弟子已遍访门中前辈,细查度牒,但观中并无此人记载。”他的话语,字字清晰,如同山间溪流,潺潺不息,却带着一丝未能如愿的遗憾。封白闻言,心中不禁泛起涟漪,一丝失落悄然爬上心头。
他暗自思量,若非建福宫内无此人踪迹,那封思北或许已遁入天师洞那更为幽深的修行之地,又或许……青城山上,结庐为伴的修行者众多,寻觅一人,竟如大海捞针般艰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