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是,俺爹下地去了。”汉子摇了摇头。
“你叫什么?”
“侯大栓。”
摄于这些人的凶恶,李枭问一句侯大栓就老老实实的答一句。至于他的那些伙伴,早就跑得没影了。
“这倒是奇怪了,看你的年纪,你爹今年怕不是有五十了吧。老人下地干活,你这个年青人却在待在家里,这是怎么回事儿?”
“俺媳妇刚生完孩子,家里没有女人,只能我待在家里侍候。”侯大栓非常老实的回答。
“他们也是?”李枭指着跑到墙角躲起来的几个家伙。看上去都超过了二十岁,个顶个的大小伙子。
“他们要上识字班,被俺爹留在村里。俺爹说,他们老了不识字也就算了,后生仔今后还有好长的岁月,要学会识字。”
“乡下都办上了这种识字班,师资有限。一般来说三五个村子才有一个教习。各村轮着上课,就是教大家伙识字。也教一点儿非常基础的加减乘除,没办法,江南就是这么个情形。
在城市办学堂还算是可行,在乡村里面办学堂,基本上不可能。这些村子处于华亭和苏州之间,还算是不错的村子。
偏远一些的地方,连这种识字班都办不上。
没有老师!”
李枭点了点头,巧妇难为无米之炊。没有老师,谈什么办教育?
“今年会出台一些政策,山东小学毕业的人,有愿意的可以来江南教书。不管怎样,先把文盲消灭再说。
侯大栓,这家在村子里面算是富户?”在乡村,有剩饭的人家差不多就能称之为富户了。
“现在村子里差不多都这样,除了家里没男人的孤寡。”
“孤寡就没人管么?”李枭皱了一下眉头。
“孤寡老人啥的,村里大家都给凑一些粮。挨饿倒是不至于!这是这两年年景好,官家不再收那么重的税。也没有了地主收佃租,官家每年还收购粮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