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为什么?”
“晨雾很快就散去,城内的守军必然看到火车残骸燃起的浓郁黑烟!我在事发地点安置了伏兵,我想敌人一定会派人检查。我们应该抓住机会打一场伏击战!”
巴尔岑点点头:“好吧,就按你办法。不过,只要到了七点整,大部队就将展开行动。”
雷切夫并没有汇报他将游击队员也带回来的事实,更没通报“小伊万斯基游击队”的事。当前可谓战斗迫在眉睫,冗长的汇报还是算了。
虽然不知道敌人多久会来勘察,雷切夫立刻做出作战部署。
二连守卫营地,三连突击到森林西边的边缘,四连卸下面粉袋后,扛起合计十门无后坐力炮,增援铁路附近的一连。
巴尔岑亦是针对当前的情报,向远方的铁匠村发去电报。
临近作战居然还有一支神秘的友军搅局,战斗计划甚至受到了干扰,这是杨明志万万没有想到的。然而事态已经发生,杨明志深知他不在第一线,如何做到最合适的决断。因而他的命令也非常简单:“同志,前线指挥,自行调整作战部署,尽力达成第一阶段作战目标!”
巴尔岑知道这是司令放手了,他有着绝对的军权,肩头的担子也无比沉重。如今,前线四个营的官兵都苏醒,并都做好了战斗准备。他们已经知晓伞兵营那里发生交火,情报传输间难免发生谬误,传到基层士兵这里,几乎都变成了“伞兵炸毁了火车”和“伞兵歼灭了敌人的巡逻兵”等等。
大家心头痒痒,只杀敌时自己不在场。好在,距离进攻的时间仅有一个多小时了。
……
另一方面,火车的爆炸声音震天响,整个洛耶夫城内的守军都被惊醒。
这些守军,其中有722师的官兵,也有一个营的白俄罗斯人组成的东方营,即伪军。
小队长趁着雷切夫加强埋伏地部署的机会,迫不及待的介绍起洛耶夫守军的详细情况。
原来,如今的洛耶夫的战略地位已经提高很多。这座城市是戈梅利以南唯一一个存在铁轨的城市,亦是在沼泽区以北的白俄罗斯境内,最靠近第聂伯河的城市。因为这样的原因,德军722师就将这里作为一个防御据点。
在战前,这里尽是一个人口还不到五千人的微型城市,战争爆发后不久,城市的原始居民要么逃亡内陆,要么死了。
城市被德军占领后,一开始他们并没有严密驻防,直到沼泽地的苏军逐渐作战,德军才开始加强这里的防卫。
自霍姆尼奇突出部消失后,取而代之的就是洛耶夫突出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