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阳县县衙这些时日被不少百姓围起来了,全都是为了贪墨的抚恤金而来。

    这些人都是那些战死将士的妻儿,这件事,官府只是简简单单出了布告,有人瞧见了也不敢相信。

    官府咋还会给钱呢?他们家里的都不知道死了多少年了。

    可陈家村的事情像是长了翅膀一样,飞遍了整个青阳县,家里没了男人,孤儿寡母的,日子本就难过。

    况且这个时间,那些将士们的儿女也该婚嫁了。

    一个头发斑白的妇人带着自己两个儿子一个闺女来了县衙,怯生生的说了她相公的名字。

    布衣荆裙,头发用一根木簪子束着,她相公走后,她拉扯着孩子长大,可如今孩子到了婚嫁的岁数,却没媒人上门。

    家里一两银子都没有,两个儿子的聘礼和闺女的彩礼,她都拿不出来。

    这些时日,她几乎是将眼泪都哭干了,哭自己命苦,哭自己孩子命苦,哭他们家那个早死的相公。

    直到听说这件事,不知是真是假,她也是走投无路了,干脆一咬牙来了县衙。

    “户籍拿来看看。”

    那个妇人递了户籍过去,衙门的文书看了,然后去看兵丁册。

    “娘?”旁边的女孩捏着她娘的衣服,看上去也是怯生生的。

    “娘,没有也没事,我和老二去扛大包,怎么也能把花儿的嫁妆挣出来。”

    “你和老二也老大不小了,你和雁儿的事,娘知道,雁儿家里都开始给说人家了,你不急,娘也急啊。”

    妇人说着,又要说起他们爹来。

    “要不是你们爹早早没了,咱们日子咋能这么难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