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篇文章是根据二零二二年五月,我和爸爸一起讨论关於这个故事的一些疑惑时,他所提出的看法。经过爸爸同意,把他以语音讯息分享的想法整理过来,当作附录。
另,这是以更之前的版本去思考,因此有些片段,如苏智惟的姊姊与姊夫的故事,已经因为篇幅的考量而删减、人称的部分也从原先的第三人称,切换为仅有杜日恒视角的第一人称。
实际上,在旧版中,是有苏智憓的伴侣吕士缘的情节的。而姊姊与姊夫的离婚又复合,影响着苏智惟对於自己和杜日恒感情的判断和信心。
尽管如此,杜日恒与苏智惟的关系,以及故事的大方向都未改变;因此,爸爸的分析在这个第一人称的最终版本也是可以套用的。
「讨喜」两个字,在故事中是否确实重要?
就像看《我的大叔》的时候,我也不会觉得男nV主角是「讨喜」类型的。
可是在那种故事情节的编排上,他们的个X上的不讨喜,就是构成剧情主轴一个很重要的依据。
就像真实的人生或是我们看到很多的故事,都会感慨一句话,就是「个X决定人生」,不同的个X当然也决定了故事剧情的发展。
可能无法用讨喜与否评断它,故事需具备的重点除讨喜外还有别的因素。我觉得以你故事的主轴情节,确实是建构在男nV主角各有X格的特殊X,这些特殊X的存在本就非以讨喜作为诉求。
但是不讨喜不代表它不美好,有一些美好的东西是不讨喜的,而有些讨喜的东西不一定是美好的,不过也不愿以二分法区别。人本就是复杂的组合T,我们的所作所为与言行举止无法用二分法去判断。
每个行为的背後都有非常复杂的形成过程。对於大多数的者来看,也许他们的个X不讨喜;然而,对於那些能够被他们的设定引发共鸣或共情的人来说,他们的个X就有许多讨喜的成分在里面。我觉得他们两位最讨喜的成分在於,面对日常生活与特质的不足,仍然努力追寻自己的成长并努力对别人好。